硫酸亞鐵(FeSO?)在污水處理中是一種常用且有效的化學藥劑,尤其在除磷、脫色、去除重金屬以及作為生物處理的輔助手段方面具有顯著優(yōu)點。其主要優(yōu)點包括:
高效除磷:
硫酸亞鐵中的亞鐵離子(Fe²?)能與污水中的磷酸鹽(PO?³?)反應,生成難溶于水的磷酸亞鐵(Fe?(PO?)?)沉淀。
在有溶解氧存在的情況下,亞鐵離子可被氧化成鐵離子(Fe³?),進而生成更穩(wěn)定的磷酸鐵(FePO?)沉淀,從而有效降低污水中的總磷含量,滿足排放標準。
良好的絮凝和助凝作用:
硫酸亞鐵水解后產(chǎn)生的氫氧化亞鐵(Fe(OH)?)和進一步氧化生成的氫氧化鐵(Fe(OH)?)是良好的絮凝體。
這些絮凝體具有較大的表面積和吸附能力,能有效吸附水中的懸浮顆粒、膠體物質(zhì)和部分有機物,促進其凝聚沉降,提高沉淀池的固液分離效率。
脫色效果顯著:
對于含有染料、腐殖質(zhì)等導致色度較高的工業(yè)廢水(如印染、造紙廢水),硫酸亞鐵能通過絮凝、吸附和部分氧化作用有效去除色度。
去除重金屬離子:
硫酸亞鐵及其水解產(chǎn)物能與多種重金屬離子(如鉛、鎘、鉻、砷等)發(fā)生共沉淀或吸附作用,形成不溶性化合物,從而降低廢水中重金屬的濃度。
成本低廉,來源廣泛:
相比其他化學除磷劑(如聚合氯化鋁PAC、聚鐵等),硫酸亞鐵價格相對便宜,采購方便,尤其適合處理水量大、需要大量投加的場合。
改善污泥脫水性能:
硫酸亞鐵形成的絮體通常較為密實,有助于改善后續(xù)污泥的沉降和脫水性能,降低污泥含水率。
可作為生物處理的營養(yǎng)源(特定條件下):
鐵是微生物生長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。在某些生物處理系統(tǒng)中,適量投加硫酸亞鐵可以補充鐵元素,促進微生物活性(但需注意濃度控制,過量可能抑制)。
需要注意的局限性:
投加量大:相較于三價鐵鹽,達到相同除磷效果時,硫酸亞鐵的投加量通常更大。
增加鹽度和硫酸根:會向水中引入硫酸根離子,可能增加出水的鹽度和硫酸根濃度,在特定情況下(如后續(xù)有反滲透處理)需考慮其影響。
腐蝕性:溶液具有一定的腐蝕性,對管道和設備材質(zhì)有要求。
污泥產(chǎn)量增加:化學除磷會產(chǎn)生額外的化學污泥,增加污泥處理處置的負擔。
pH影響:水解過程會消耗堿度,可能降低水的pH值,有時需要額外補充堿度以保證反應效率。
綜上所述,硫酸亞鐵因其高效、經(jīng)濟的特點,在污水處理,特別是化學除磷和脫色領域,是一種應用廣泛且優(yōu)點突出的藥劑。實際應用中需根據(jù)水質(zhì)特點、處理目標和成本效益進行綜合評估和優(yōu)化。
更多污水治理知識